声明

本文是学习GB-T 17320-2013 小麦品种品质分类.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,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
1 范围

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品种的品质类型、品质指标、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。

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品种的选育、品种(品系)的品质鉴定、品种审定和推广,也适用于加工用专用小

麦品种的收购、销售和加工。
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

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
GB 1351—2008 小麦

GB 5491 粮食、油料检验 扦样、分样法

GB/T 5505 粮油检验 灰分测定法

GB/T 5506.2 小麦和小麦粉 面筋含量 第2部分:仪器法测定湿面筋

GB/T 10361 小麦、黑麦及其面粉,杜伦麦及其粗粒粉 降落数值的测定
Hagberg-Perten 法

GB/T 14611 粮油检验 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 直接发酵法

GB/T 14614 小麦粉 面团的物理特性 吸水量和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粉质仪法

GB/T 14615 小麦粉 面团的物理特性 流变学特性的测定 拉伸仪法

GB/T 21304 小麦硬度测定 硬度指数法

GB/T 24303 粮油检验 小麦粉蛋糕烘焙品质试验 海绵蛋糕法

NY/T3 谷类、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(半微量凯氏法)

NY/T 1094.2—2006 小麦实验制粉 第2部分:布勒氏法 用于硬麦

NY/T 1094.4—2006 小麦实验制粉 第4部分:布勒氏法 用于软麦统粉

NY/T 1095 小麦沉淀值测定 Zeleny 法

3 品质类型

根据小麦籽粒的用途分为四类:

a) 强筋小麦:胚乳为硬质,小麦粉筋力强,适用于制作面包或用于配麦;

b)
中强筋小麦:胚乳为硬质,小麦粉筋力较强,适用于制作方便面、饺子、馒头、面条等食品;

c)
中筋小麦:胚乳为硬质,小麦粉筋力适中,适用于制作面条、饺子、馒头等食品;

d)
弱筋小麦:胚乳为软质,小麦粉筋力较弱,适用于制作馒头、蛋糕、饼干等食品。

4 品质指标

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的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。

GB/T 17320—2013

1 小麦品种的品质指标

项 目

指 标

强筋

中强筋

中筋

弱筋

籽 粒

硬度指数

≥60

≥60

≥50

<50

粗蛋白质(干基)/%

≥14.0

≥13.0

≥12.5

<12.5

小 麦 粉

湿面筋含量(14%水分基)/%

≥30

≥28

≥26

<26

沉淀值(Zeleny法)/mL

≥40

≥35

≥30

<30

吸水量/(mL/100 g)

≥60

≥58

≥56

<56

稳定时间/min

≥8.0

≥6.0

≥3.0

<3.0

最大拉伸阻力/EU

≥350

≥300

≥200

能量/cm²

≥90

≥65

≥50

5 检验方法

5.1 硬度指数

按GB/T 21304 的规定执行。

5.2 粗蛋白质

按 NY/T3 的规定执行。

5.3 湿面筋

按GB/T 5506.2 的规定执行。

5.4 Zeleny 沉淀值

按 NY/T 1095 的规定执行。

5.5 吸水量、稳定时间

按GB/T 14614 的规定执行,50 g 揉混器。

5.6 最大拉伸阻力、能量

按GB/T 14615 的规定执行。

5.7 试验制粉

按 NY/T 1094.2—2006 或 NY/T 1094.4—2006 的规定执行。

5.8 灰 分

按 GB/T 5505 的规定执行。

5.9 降落值

按GB/T 10361的规定执行。

GB/T 17320—2013

5.10 面包试验

按 GB/T 14611 的规定执行。

5.11 馒头试验

按附录 A 的规定执行。

5.12 面条试验

按附录B 的规定执行。

5.13 蛋糕试验

按 GB/T 24303 的规定执行。

6 检验规则

6.1 抽样

按 GB 5491 的规定执行,进行全项检验样品量应不低于4 kg。

6.2 样品

6.2.1
检验样品应为种植在品种适应区域内正常成熟、收获和贮存的当年或隔年纯品种。宜选择已确
定品质类型的品种同区种植,作为品质对照样品。

6.2.2 检验样品质量应符合GB1351—2008 中二等以上(含二等)小麦质量指标。

6.2.3 检验样品全麦粉的降落值应大于250 s。

6.3 样品制备

6.3.1 强筋、中强筋和中筋小麦检验用小麦粉按 NY/T 1094.2—2006
规定制备样品,弱筋小麦检验用

小麦粉按 NY/T 1094.4—2006 规定制备样品。

6.3.2 检验用小麦粉的出粉率为60%~70%,灰分值应不大于0.60%(以干基计)。

6.3.3
检验用小麦粉经混匀后装入聚乙烯袋或其他密封容器内,夏季室温放置两周,冬季室温放置三
周,待小麦粉品质趋于稳定后,方可进行面团流变特性和食品加工特性的检验。

6.4 检验

6.4.1
反应小麦品种品质特性,宜采用两年或两年以上多点测定数据的平均结果来评价小麦品种

品质。

6.4.2
区试品系、审定品种以及参加成果鉴定品种的检验,应包括表1中相应类型的全部项目,必要
时,可按照GB/T 14611、GB/T 24303、附录 A 和附录 B
的食品加工特性项目进行检验。

6.4.3
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检验,应包括表1中相应类型的全部项目,同时,根据小麦品种的品质类型
按照 GB/T 14611、GB/T 24303、附录 A 或附录 B
进行食品加工特性项目的检验。

6.5 判定规则

6.5.1
区试品系、审定品种以及参加成果鉴定品种的检验,其硬度指数、粗蛋白质(或湿面筋)含量、稳
定时间应符合表1中相应类型的规定。

6.5.2
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检验,其各项指标应符合表1中相应类型的规定,食品加工特性的检验评

GB/T 17320—2013

分应在80分以上。

6.6 小麦品种品质评价报告

小麦品种品质评价报告应给出小麦品种的基本信息、小麦品种品质的鉴定结果以及小麦品种品质

的评价结果,其内容分别为:

a)
小麦品种的基本信息应包括品种名称、适宜的种植区域、收获的时间和地点、播种的季节和种
皮的颜色等。

b)
小麦品种品质的鉴定结果应包括容重、硬度指数、粗蛋白质等籽粒品质,湿面筋、沉淀值等小麦
粉品质指标,粉质曲线、拉伸曲线等面团特性指标以及食品评价结果。净麦出粉率、灰分和降
落值等作为小麦品种评价的参考指标。

c)
小麦品种品质的评价结果应给出小麦品种的品质类型、小麦品种的制粉特性、小麦品种的加工
特性的综合评价。

GB/T 17320—2013

A

(规范性附录)

实验室馒头制作及评价方法

A.1 材料

干酵母,低糖型。

A.2 设备

A.2.1 搅拌机:速度可调(0 r/min~200 r/min),搅拌钵容量100 g~500
g。

A.2.2 压片机或性能相似的压面设备。

A.2.3
恒温恒湿发酵箱:使温度保持在37.0℃±1.0℃,相对湿度保持在75%~80%。

A.2.4 蒸锅:直径22 cm, 单层。

A.2.5 台式天平:500 g, 感量为0. 1 g。

A.2.6 卡尺:120 cm±0.01 cm。

A.2.7 软杂面板。

A.2.8 体积测量仪(菜籽置换型):1050 mL±5mL。

A.3 制作方法

A.3.1
按小麦粉样品的粉质仪吸水量的75%计算加水量,并可根据小麦粉水分作适当的调整。

A.3.2
倒入计算好的应加入小麦粉样品的水量(水温30.0℃±1℃),溶解酵母(1.0%)。

A.3.3 称取小麦粉样品200 g, 精确到0 . 1 g
。倒入和面钵中,开启搅拌机,和面时间6.0 min, 面团达

到面筋刚刚形成的状态,表面光滑,不沾手。

A.3.4 取出和好面团进行压片,压辊间距为0.6 cm,
压片次数为15次~20次。卷成条状后均匀分割
成两块面团,手工揉面达到面团光滑为止。成型后馒头高度在7 cm
左右,放在铺有湿布的蒸屉上,送入

发酵箱中,发酵40 min。

A.3.5 将发酵后的面团置沸水锅中蒸15 min, 取出冷却。

A.3.6 测量馒头体积、馒头高度、馒头质量。

A.4 感官评价与品尝方法

A.4.1 馒头高的测定

用卡尺量取馒头底部与顶点的高度,同一样品从不同侧面测量两次,相差值小于或等于0.2
cm 时

取平均值,大于0.2 cm 则重新测定。

A.4.2 馒头质量与体积测定

将冷却至室温的馒头称重,并用塑料薄膜包严,用体积测定仪测量体积,同一样品测定两次,相差值

小于或等于15 mL 时取平均值,大于15 mL 则重新测定。

GB/T 17320—2013

A.4.3 外观评价

将馒头切开,观察馒头表面色泽、表面结构、形状、内部气孔结构细密均匀程度、底部有否死烫斑,按

照 表 A.1 逐项打分。

A.4.4 品尝评价

取半个馒头置沸水锅中蒸6 min~8 min,取 出 凉 3 min~5
min,用食指按压,评价弹柔性,掰一小

块,观察是否易掉渣,放入口中,细嚼5 s~7s,
感觉有否咬劲,是否粘牙、干硬,咀嚼一会儿能否完全化

开以及气味如何,按照表 A.1 逐项打分。

A.5 评 分 方 法

A.5.1 馒头比容计算

馒头比容按式(A. 1) 计 算 :

式 中 :

style="width:0.84in;height:0.58014in" />

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…… (A.1)

P—— 馒头比容,单位为毫升每克(mL/g);

V—— 馒头体积,单位为毫升(mL);

m—— 馒头质量,单位为克(g)。

A.5.2 馒头评分项目及分数分配

见 表 A.1。

表 A.1 馒头评分项目及分数分配

项 目

分数

得 分 标 准

外部

比容/(mL/g)

15

比容大于或等于2.8得满分15分;

比容小于或等于1.5得最低分2分;

比容在2.8~1.5之间,每下降0.1扣1分

高/cm

5

高大于或等于7.0 cm得满分5分;

高小于或等于5.0 cm得最低分1分;

高在7.0cm~5.0 cm之间,每下降0.5 cm扣1分

表面色泽

10

白、乳白8分~10分;

浅黄、黄6分~8分;

灰暗2分~6分

表面结构

10

光滑8分~10分;

皱缩、塌陷、有气泡、有凹点或大块烫斑3分~8分

外观形状

10

对称、挺、有球形感7分~10分;

扁平或不对称4分~7分

内部

结构

15

气孔细小、均匀12分~15分;

气孔过于细密但均匀8分~12分;

有大气孔、结构粗糙5分~11分;

边缘与表皮有分离现象8分~12分

弹性

10

回弹快、能复原、可压缩1/2以上7分~10分;

手指按压回弹弱或不回弹3分~7分;

手指按压困难,感觉较硬2分~6分

GB/T 17320—2013

A.1 ( 续 )

项 目

分数

得分标准

内部

韧性

10

咬劲强7分~10分;

咬劲弱且掉渣或咀嚼干硬、无弹性或不回弹4分~7分

粘性

10

爽口不粘牙8分~10分;

稍粘或粘3分~7分

气味

5

具有麦香、无异味4分~5分;

味道平淡3分~4分;

有异味1分~3分

总分

100

A.5.3 结果表示

各项品评得分合计后保留至整数位。

A.5.4 判定规则

小于70分判定为差;70分~79分为一般;80分~89分为良好;大于或等于90分为优。

注1: 酵母也可使用鲜酵母,但鲜酵母活性不稳定,且不易保存。

注2:
和面时间可根据小麦粉强度稍加调整。以无生粉、面筋刚好形成(面团已光滑)为准,如继续搅拌至面筋展开,

面筋的强度降低,蒸制出的馒头易回缩、塌陷。

注3: 应趁热进行馒头品尝评分,馒头冷凉后硬度增大,试样间弹揉性差异明显变小,不易评分。

GB/T 17320—2013

B

(规范性附录)

实验室面条制作及评价方法

B.1 材料

氯化钠,食品级。

B.2 设备

B.2.1 搅拌机:速度可调(0 r/min~200r/min), 搅拌钵容量100 g~500
g。

B.2.2 轧面机:轧辊直径120 mm, 轧辊宽度140 mm, 速度范围0 r/min~100
r/min。

B.2.3 切条机:手动或机压切条机,备有几种规格切刀(1.0 mm,2.0 mm,2.5
mm,3.0 mm,5.0 mm)。

B.2.4 恒温恒湿干燥箱:温度范围2 .0℃~48 .0℃;湿度范围0%~100%。

B.2.5 速度调整器:速度范围0 r/min~100 r/min。

B.2.6 中间带搁板的不锈钢锅:直径35 cm。

B.2.7 电磁炉:功率1800 W~2000 W。

B.2.8 带盖塑料盒:直径16 cm。

B.2.9 台式天平:100 g, 感量为0 . 1g。

B.2.10 烧杯:500 mL。

B.2.11 量筒:100 mL。

B.2.12 秒表:1块。

B.2.13 测厚仪:厚度范围0 mm~15.0 mm。

B.3 制作方法

B.3.1
面条最适加水量:以和好后面团含水量作为加水量标准,如挂面的最适加水量为28%~32%,

鲜面条的最适加水量为32%~35%。

B.3.2 10% 氯化钠溶液配制:称取10.0 g 氯化钠溶于100 mL
蒸馏水中,备用。

B.3.3 和面:称取相当于14%含水量的小麦粉样品200 g±0.1g,
倒入和面钵中,启动机器,用1档低

速搅拌,加入20 mL10% 氯化钠溶液和剩余蒸馏水,1 min
后停机,用刮板清理粘附在缸体和搅拌器上

面的面絮,再快速搅拌2 min, 再慢速搅拌2 min, 总的和面时间为5 min。

B.3.4 醒置:取出和好的面团放入发酵盆中,室温醒发30 min。

B.3.5 第一次轧片:将轧面机辊间距调整为3.5 mm, 轧面机速度为1 . 5
r/min±0. 1r/min, 第 一道轧

片后,面片复合,调整轧面机速度为2.5 r/min±0.1 r/min,再轧 一遍。

B.3.6 第二次轧片:依次调整轧面机辊间距为2.5 mm,1.8 mm,1.3
mm,1.1mm;轧面机速度分别

为4.0 r/min,5.0r/min,5.0r/min,5.0r/min±0.5r/min,
面片依次放入轧面机中,按照同一方向轧

制。最后一道工序轧面机辊间距可适当调整,最终面片厚度控制在1.45 mm±0.05
mm。

B.3.7 切条:制备好的面片切成宽2.0 mm±0. 1mm 、 长25 cm
的湿面条用于品尝评价。

GB/T 17320—2013

B.4 品尝评价

B.4.1 烹煮时间的确定:将50 g 面条于500 mL 沸水中煮3 min
后,保持微沸状态,每间隔0.5 min 将

面条捞出用载玻片切断,观察至面条无白芯时记录时间,该时间为面条的烹煮时间。

B.4.2 品尝评价:称取100 g
鲜切面条,放入沸水锅内,煮至已确定的烹煮时间时,将面条捞出,冷水冲

淋 3
0s,放入白瓷盆中,5人分别品尝,与对照样品进行色泽和表观评价,按照标准逐项打分。

B.5 评分方法

B.5.1
色泽(20分):白、乳白、奶黄色,光亮18.5分~20分;亮度一般16分~18.4分;发暗,发灰,亮

度差10分~16分。

B.5.2
表观状态(10分):细密、光滑8.5分~10分;中间6.0分~8.4分;粗糙、膨胀或太软1.0分~

6 .0分。

B.5.3
硬度(20分):咬力适中17分~20分;稍偏硬或软12分~17分;太硬或太软1.0分~12分。

B.5.4 粘弹性(30分):有咬劲、富有弹性25分~30分;
一般20分~25分;咬劲差、口感粘、弹性不足

10分~20分。

B.5.5
光滑性(15分):光滑10分~15分;中间7.0分~10分;光滑程度差1.0分~7.0分。

B.5.6
食味(5分):具麦清香味4.3分~5.0分;基本无异味3.0分~4.3分;有异味1.0分~3.0分。

B.6 结果表示

各项品评得分合计后保留至整数位,5人分别评分,最后结果取平均值。

B.7 判定规则

小于70分判定为差;70分~79分为一般;80分~89分为良好;大于或等于90分为优。

延伸阅读

更多内容 可以 GB-T 17320-2013 小麦品种品质分类. 进一步学习

联系我们

T-NAIA 0201—2023 葡萄酒中甘油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.pdf